日期: 2022-12-27 浏览量:478 来源: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编辑:王玉飞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按照全市关于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制度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人民至上”的安全理念,有效遏制和减少我市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自然灾害,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局建立了《阜新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分析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
制度把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事故统计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相关科室分别负责对危险化学品行业、非煤矿山行业、制造业、地震地质类、突发事件、事故统计按时动态监测分析。
共建立11项制度。一是建立市与县区会商研判制度。市局有关科室定期组织召开各县区应急局同行业监管部门参加的工作会议,听取各县区工作汇报,全面分析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重点工作,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二是建立精准安全监管机制。及时掌握监管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以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安全生产管控手段和安全风险防范情况,每季度研究安全风险,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并督促县区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针对恶劣天气、企业生产淡旺季、危险物质使用量的多少等各时段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以及省内外典型案例事故,定期制定并发布风险警示提示和预警信息,及时提醒县区监管人员和企业加强安全风险防范,预防同类事故发生。四是建立重点企业安全检查制度。按照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深入企业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督促企业立即或限期整改,采取约谈和停产停业整顿等措施,并按照“先提示,再警示,后立案”的工作流程,加强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到位。五是建立重大危险源消地联合检查和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每年组织专家进行2次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全覆盖检查。对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市、县、园区三级联动,及时发现预警信息,及时消警。六是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立承诺公告制度。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对企业生产状态、特殊作业情况等向全体员工做出公开承诺,并在工厂主门外公告,接受公众监督。七是推动建立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点位分析研判制度。督导县区应急局每月进行一次分析研判,重点分析研判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和尾矿库风险点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八是建立制造业危险作业分析评估制度。每月深入分析评估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大型吊装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安全风险,全面研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依据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九是建立地震灾害分析评估制度。建立以震情会商会议为主,震后趋势会商、紧急会商和加密会商会为辅的震情分析评估制度。联合阜新地震台开展震情会商会议,形成会商意见,上报省、市。在特殊震情保障时期,召开加密震情监视会商会议,编写加密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报告,上报省、市。十是建立突发事件动态监测预警分析制度。督导市、县及有关部门加强有关行业重大风险监控研究,对重大风险点、危险源进行辨识、监测、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十一是建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指标数据分析制度。截取一定时期的生产安全事故数据,进行同比或环比,查找不正常的数据变化,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建议,形成统计分析报告,督促相关行业领域监管部门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预防和减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主办单位: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山中街20号 邮编:123000 Email:fxyjglj@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027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3889800 网站举报邮箱:fxyjgl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