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4-18 浏览量:14 来源: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编辑:张珂瑄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姜旭升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 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面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接到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86号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局党委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一致认为《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 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面的建议》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分析透彻,通篇体现着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为民情怀。所提问题建议精准入理,符合我市实际,鞭策着应急管理等部门担当作为,共谋阜新安全发展大局,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一、工作落实总体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四点问题和四点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六项工作举措:
(一)持续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一是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市政府主要领导推动实体化专班集中办公,在“一老一小”场所消防、燃气安全、高层建筑消防、小饭桌等方面解决了大量问题隐患。5名市委常委加入安委会强化领导力量,市委各部门分别出台支持实体化运行的工作措施。各位副市长对全市65个乡镇和17个街道分片包联指导,常态化推动解决安全生产疑难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持全员在位在岗,各位副市长包联县区开展实地督导;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包保县区(乡镇)、包保行业领域、包联企业责任,带头深入一线推动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防范。市安委会(办)加强现场核验、专项调度和专报机制,督导各县区、各部门履职尽责。二是过程管控闭环落实。市安委会(办)两次研判风险,强化综合监管质效。突出强调向上推动和向下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运用提示提醒、约谈通报、交办督办、核验评估、督查考核等方式,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地。定期向各位副市长呈报安全提示函,提出工作建议。重点时段向市委书记和市长日报告市领导班子和县区、部门一把手安全工作。建立安全会议铁议题,由分管市长分别研究部署本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研判并通报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对薄弱地区和部门由市政府领导当面约谈,推动安全生产均衡发展。坚持安委办工作交办制度,对上级督查隐患问题、市委市政府决议事项、重点时段具体任务、安全责任划分等一对一交办18次,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精准落实。实行市安委办与执法队一体化办公,强化执行核验、夜查暗访,跟踪问效,三年行动以来,已累计实施现场核验160余次,防火防汛、事故整改专项核验30次,下发通报15期,点名通报60个单位、120名个人,推动形成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
(二)持续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举措。一是编制了《阜新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检手册》,将7项法定职责、“15条硬措施”涉企内容和“五带头”要求细化为12类168项具体任务,实施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检工程”,通过企业自评和监管部门复核,目前已对化工、矿山等行业617户企业实现分级精准管控。二是深入动态查改重大隐患。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集中开展一次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国家和省历次安全检查反馈意见,集中开展一次整改“回头看”,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承诺制度、企业内部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等落地实施。
(三)持续加强安全宣传力度。一是制定《阜新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今年以来共受理举报案件24件,已办结13件,累计兑现奖金2.3万元。二是深化宣教,营造安全共识。聚焦人民群众安全需求,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三是坚持“哪里出事故就在哪里进行复盘警示”,强化场景触动,提升警示效果。先后摄制“6·27”弘霖煤矿事故、孚隆宝火灾事故、“1·09”彰武燃气爆燃事故复盘警示教育片,组织135名企业实际控制人、法人、主要负责人开展警示和宣誓承诺。制作“剑指短板 守护平安”警示片,触动监管人员,震慑不法企业。四是春节期间,针对雨雪冰冻天气、人员密集出行、烟花爆竹销售和燃放等情况,人民大街应急广播发布终端每日早晚播放安全出行、安全用电、安全使用燃气、燃放烟花爆竹等安全提醒,累计播放30余小时。五是重点针对上坟祭祀、燃放鞭炮等火情隐患,加强值守巡护,全力保障节日期间防火安全。发布《森林草原防火倡议书》《致返乡人员的一封信》,制作了防火宣传短视频,通过电视台、主流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每天《阜新新闻》结束后播放防火宣传公益视频。在全市景区和林草区周边悬挂条幅、彩旗等9110条(面),重点对进山人员和林边居民开展有针对性防火警示引导。
(四)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按照“能够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构想。一是明确“关键少数”领导责任。结合机构改革,整合成立市安委会(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健全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5个重点行业领域联合防范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持续强化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完善《阜新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市直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场景化任务分工》,一次性对297个场景明确主责部门后,在实践中优化制度建设,先后更新明确15个新兴行业领域65项新业态、新领域职责。三是推动城镇燃气以及矿山、危化品、道路运输、消防、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等14个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了责任机制,将4295个点位纳入包保体系,形成领导负责、底数清晰、机制有效、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五)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2月17日,市安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年度任务的通知》,统筹全市20个部门,以季度为单位逐项明确“八大攻坚”任务清单,由市安委会办公室统一汇总并对照适时组织现场核验,形成任务明、责任清、量化可考、跟踪评价及时的推进机制。二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灾害应对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对照省安委会方案,结合阜新实际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任务17项、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任务4项以及灾害应急能力提升任务3项。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安全生产隐患748项,完成整改740项;排查自然灾害隐患36项,完成整改35项。市安委办成立两个督导核验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检查核验县区落实情况,核验问题隐患95项,提出问题建议28项,并将有关情况经市主流媒体进行宣传。三是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实落地,市安委会印发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将进一步组织各重点行业部门分拆运用61个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我市为45个),以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为主导,进一步梳理本行业领域主要应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形成工作手册,作为指导帮扶和监管企业的工具用书,加强依法治理,量化执法、依法监管,提高排查专业性、常态化、机制性,规模化助力企业提升安全水平。
(六)持续推进重点领域隐患排查。今年以来,市安委会办公室及时制发督办单、提示函和提示短信息等50余件次,督促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市一季度安全生产会议议定各项重点任务。市安委办统筹各县区在440个小区提前划定并向社会公示烟花爆竹可燃放点位548个。市消安委加大对商场市场、“一老一幼”等人员密集场所排查检查力度,督促整改隐患问题259处;开展小单位小场所及旅游节日庆典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专项行动,整改隐患问题99项;开展熟悉演练152次,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16份,开展疏散逃生演练81次。交管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春节期间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道路通行管理的通告》,对域内22家企业、139台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全过程管控。应急部门对停工停产矿山企业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在岗带班、属地政府24小时盯守、市级监管部门全覆盖巡查等管控措施;开展烟花爆竹安全检查,针对超量存储烟花爆竹等违法违规行为行政立案19起;督导57家化工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原料、产品应急处置清单》,重点区域同时作业人员严格控制在2人以内;开展制造业领域今冬明春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聚焦工贸行业冶炼、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风险,对39户高风险企业实施入企帮扶,指导企业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31项。住建部门开展高层住宅违规使用或存放瓶装液化石油气专项治理,累计检查未接通管道燃气的高层住宅343栋,共计发现并清理1976户;排查非居民燃气用户3674家,整改问题隐患217项;抽检270个小区397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通电率100%。教育部门在寒假前落实“1530”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校园周边小饭桌“瓶改管、瓶改电”工作,全市266家小饭班已有78家完成整改。
二、下步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秉持“主防”理念,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目标任务,聚焦“八大攻坚”工程,面向生产、生活领域和企业单位、监管部门和社会大众,深化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运行机制,由市安委会形成《2025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思路图》,从源头治理、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执法服务、智慧建设、宣传引导、群防群治七个方面精准发力,系统组织应急、教育、工信、交通、住建等23个重点领域178项具体任务按季度量化,常态化实施精准统筹协调和跟踪督促,以工程化、项目化手段强化工作穿透力,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走深走实。
(一)抓源头治理,实施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工程
1.启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项目。组织各县(区)及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以危化品、学校、民爆物品、养老院、福利院、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体育场馆、粮食和物资储备、水利、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重点,列明培训名录、制定培训计划,对中央党校未覆盖的对象开展“全覆盖”培训,确保2025年底培训率达100%。
2.启动“三同时”落实保障项目。加强项目“三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确保审查工作高效、准确开展。对应履行未履行“三同时”手续擅自施工、未经验收擅自生产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把小微企业检视关。结合小微企业特点,督促指导建立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岗位责任清单,做到员工看得懂、能记住,车间责任清、能管控。严把复产复工验收关。针对长期停产企业申请复产复工,要督促落实“五个一”要求,即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定一份复产复工方案、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开展一次全覆盖安全检查。
3.启动安全资金规范提取使用项目。督促企业按《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标准,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设施建设、设备维护、风险防控技术升级、应急救援等领域;建立安全投入明细台账,定期公示费用使用情况;适时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确保企业足额提取并规范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4.启动职工参与内部报告奖励落实项目。深入落实《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组织推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燃气、工贸、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明确报告内容,明晰报告途径,致力于整改、落实奖励资金,及时实施奖励。
(二)抓风险防范,实施监管帮扶质效提升工程
1.启动企业安全档案建设项目。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本企业安全简介,阐明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重点情况,包括企业类型、产值、人数、产品等基本信息和企业安全准入、安全投入、安全机构、安全培训、安全设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情况等,掌握安全底数。督促指导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聘请专家、委托三方机构,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风险点位档案。针对每个风险点的危险有害因素,从技术、管理、应急等方面,逐一明确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锁定各岗位的管控责任。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环节进行重点管控,在醒目位置设置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定期对风险点位档案进行评估,动态调整管控策略,确保风险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实。
2.推进重点领域风险研判常态化制度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会商研判,通报本季度安全防范工作情况,研判下一个季度安全形势。各级安委会办公室(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自然灾害防御重点时段开展专项会商研判。各级安委会办公室(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及下设的各专业指挥部,在接报较大或紧急敏感突发事件时开展应急会商研判,了解掌握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和救援处置进展,研判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建议,为事发地党委政府决策处置提供精准辅助。
3.下沉检查指导。按照分级属地原则,组织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宣传解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推广先进技术,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督促指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风险防控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工作。各级监管部门要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开展专项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问题解决。
4.深化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项目。突出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主体责任,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工程,消除存量、遏制增量。各组织部门梳理本行业领域现行的法律法规汇编成册,作为企业和部门自查检查工具用书,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带队对照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动态排查、及时上报、闭环整改。2025年底前,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形成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
5.强化精准执法。各部门依据行业风险特点,结合历史数据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和任务清单,重点将近三年内曾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一年内因重大事故隐患被有关部门实施过行政处罚的,主观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企业纳入年度执法计划,明确执法重点,做好与上下级部门和横向部门衔接,加强联合执法,提升打击违法非法震慑力度的同时,减少企业迎检负担。制定出台加强安全生产专家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专家抽选、使用、监督、评价等实行全过程管理,对专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问效,激励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执法和帮扶,采取“干部+专家”“现场服务+远程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不会查、不会改等问题。
(三)抓社会共治,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深化全方位安全宣教项目。构建常态化宣传、警示性宣传、推广性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模式,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开展安全常识广泛性推送,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漫画手册等反面案例教材,强化企业员工及公众安全意识。预警宣传全链条,健全极端天气、重大风险等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实现预警信息“秒级响应”,建立“县-乡-村-户”四级预警传递网络,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末梢。
2.落实“双向联动”举报机制建设项目。开发“事故隐患举报系统”微信小程序,通过举报查实奖励,发动企业员工举报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推广阜新市生活领域风险隐患群众举报平台,对群众投诉实施“受理—甄别—分疏—督办—评估—倒查”闭环管理,对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等问题果断启动责任倒查;对举报信息严格保密,防止举报人信息泄露。
3.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组建专职督导队和兼职巡查队伍,实施“红黄蓝”三色分级培训;与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合作,培育安全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建立多元共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升执法技术检查员的专业能力和社会监督员的监督水平。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及时处理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推动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等工作。
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25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山中街20号 邮编:123000 Email:fxyjglj@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027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3889800 网站举报邮箱:fxyjgl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