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强化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工作的建议》(146号)答复

日期: 2024-03-18 浏览量:171 来源: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编辑:王玉飞 文字大小:

郭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中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局牵头落实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逐条答复如下:

一、建立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传联动机制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挥防灾减灾宣传综合联动职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视角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力争实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常识全民覆盖、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成果全域共享。

一是以“防灾减灾日”为载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每年5月12日,由市减灾办组织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企业参与,在阜新市街心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此期间,以面对面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防灾减灾救灾基本常识。2023年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全市40余家市减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手册49300余份,张帖宣传条幅90余张,各单位联合宣传,有效拓展了防灾减灾常识社会认知度。计划于本年度防灾减灾日期间,持续扩大宣传范围及受众人群,争取防灾减灾常识进一步深植于心。

二是以“五进”为载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多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五进”活动,2023年度,在党政机关、厂矿企业、施工工地、高速路口、火(汽)车站、大型商场等重点部位的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120条、播放宣传短片80多场次,通过宣传形式的多样性,提升了整体宣传效果、拓展了宣传半径。

三是以“百师千企万家”为载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2024年年初,着眼安全文化缺失、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推进广度不够等现状,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配合,正式启动“百师千企万家”安全文化、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目前已完成覆盖多行业、领域、部门的安全文化、防灾减灾宣讲团讲师遴选工作,下一步,在依托市委党校等部门对讲师进行培训结业合格的基础上,区分行业、部门开展安全文化及防灾减灾科普宣讲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文化及防灾减灾能力。

搭建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教平台

深挖细掘我市目前现有宣传公共资源,合理利用既有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持续细实推进。

一是依托应急广播等载体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动防灾减灾宣传工作走向深入、推至末端。以应急广播、局微信公众号、局门户网站为工作载体,常态面向社会大众推送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常识,每年,依托应急广播推送防灾减灾常识工作以播放600余小时;依托局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推送防灾减灾科普常识100余篇,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持续向纵深挺进。

二是开展体验式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依托阜新市消防科普教育馆、阜新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学校(基地)和阜新县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2023年度,依托阜新市消防科普教育馆接待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员工、学校师生1.3万人;依托阜新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学校(基地)和阜新县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接待中小学生1.5万人。

三是利用专业平台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利用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阜新地震台、市科技馆等平台,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本年度,市应急局联合市防震减灾志愿者协会在辽宁省阜新地震台开展了“大手拉小手,防震减灾一起走”地震科普宣教活动,由学生家长带孩子到阜新地震台参观,参观人数50余人,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防震减灾意识。

四是调动融合宣传媒介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效整合阜新电台、阜新电视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团小青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面向全民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春节前夕,市应急管理局起草了以提示如何防范火灾、道路安全、生产安全、烟花爆竹燃放为内容的《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并进行广泛宣传,其中依托阜新电台、阜新电视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团小青微信公众号滚动置顶、播放20余天,实体印刷3万份《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张贴于主城区所有居民楼口及电梯间、临街店面、商铺摊位、办公场所和辖区企业明显位置,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

五是联合多部门开展多种形式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年初至今,我局相继在辽宁省阜新地震台、西华园社区广场、辽宁工大开展了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同时指导了辽宁工大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相关活动。依托35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采取播放地震科普宣传短片、发送地震信息等方式开展了相关宣传活动。

三、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传保障

当前,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呈现新形势、新变化,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靠前行动、主动作为,扎实开展有针对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各项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分析研判,增强宣传针对性。为减少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积极组织市发改、自然资源、水利、气象、森林等11家单位,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了分析研判,根据研判结果,督促各县(区)及行业部门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及宣传准备工作。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灾害信息员队伍。按照《应急管理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减灾办要求,开展并完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A、B角更新工作,确保每个行政村(社区)、每个乡镇(街道)、每个县(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截至目前,阜新市灾害信息员共有1179人,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宣传精准性。市减灾办向各县(区)减灾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做好灾害信息员报送和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线上培训,强化其业务能力,确保灾害发生后能及时、准确、全面报送灾情。针对不同时期灾情特点,及时运用宣传载体向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紧急避险举措。 

 

                            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2024318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