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3-26 浏览量:653 来源: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编辑:王玉飞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张欣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建议1:进一步摸清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在今后专项整治工作中,需结合企业行业生产特点,建立有效清晰的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信息库,实现有效监管。准确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地方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将企业划分为 A 、 B 、 C 三类(其中 A 类重点企业、 B 类一般企业、 C 类企业小规模企业),市与区合理重点做好 A 类企业日常监管;区级与各镇、街道做好 B 类企业日常监管;各镇、街道对 C 类企业的日常监管也不能放松。 B 类与 C 类日常检查频次上可按照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落实情况:一是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与市市场局信息共享,动态掌握企业底数。全市现有企业127661户,其中生产型企业3616户,经营性企业23570户,个体及其他类型100475户,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为生产型企业和部分重点经营性企业。从应急系统直接监管的行业企业来看,目前非煤矿山、制造业已经完成分级分类监管,其中非煤矿山企业共计80户,A类重点企业包括排山楼金矿等4户,B类一般企业包括辽宁太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等76户;工贸行业共计733户,A类金属冶炼、液氨制冷、有限空间和涉爆粉尘重点领域企业113户, B类其他领域企业358户,C类微型企业262户。二是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推动城镇燃气、危化、消防、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工贸、既有建筑、建筑施工、道路运输、道路交通、森林防火、旅游景区和文娱、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等14个重点领域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对4295个重要企业落实实名制管控责任。三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科技强安行动深入实施,危险化学品一二三四级重大危险源接入辽宁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平台,煤矿、非煤矿山基本完成智慧化矿山建设,完成尾矿库在线监测。四是对重点单位提级监管。市教育局对10户幼儿园,市民政局对5户养老机构提级监管,督促92户养老机构落实火源集中管理,市应急局将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煤制气公司、中国石油阜新分公司、中国石化阜新分公司提级至市级监管。
建议2:以宣传教育为抓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既是依法治安的明确要求,又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基本防线。从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和资金投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主体责任追究等9个方面梳理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的内容,一是落实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特别要发挥好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之核"作用。二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突出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力争点面结合、切合实际。三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确保新、改、扩建项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四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落实情况:一是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制定《阜新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阜新市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靶向标定重点监管事项218项,编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手册,提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法》七项法定职责、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涉企内容、践行企业主要负责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五带头”责任内容,发放到3000余户企业负责人手里,清单式督促依法履职。二是加大安全培训考核力度。去年共完成“三项岗位”人员安全资格考核324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考核255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考核69场),考核12948人次,完成年初计划的259%。强化重点风险管控,今年以来,对在阜从业的487名火电焊特种作业人员集中警示培训,高危企业动火作业实行提级管理。三是严把准入关口,持续公开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流程,服务企业落实项目建设“三同时”规定。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作为安全监管重点,确保新、改、扩建项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各类发展规划的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等,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严格准入,强化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四是推动淘汰落后的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以危化领域为重点,在对28户企业集中完成设计诊断基础上,严格对照《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引导企业争取政策扶持,对照即将推出的化工企业高危工艺改造工作指南,2024年底前率先完成3户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设备更新升级改造任务;矿山方面,组织6户非煤矿山井工矿山开展人员定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压风自救等设备设施更新工作。制造业方面,严格对照金属冶炼禁止使用设备目录,对18户金属冶炼企业烤包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按照国家统一安排,2024年完成10人以上作业铝粉尘企业安装在线预警监测;依据氨机房防火间距的要求,推进1户氨制冷企业改用氟利昂制冷,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
建议3: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也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要引导企业全面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档升级,切实增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落实情况:加快提升安全标准。一是组织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据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组织、指导、推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督促企业依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截至目前,非煤矿山领域取得标准化生产企业80户,其中二级标准化3户,三级标准化77户。危化领域取得标准化生产企业25户,其中二级标准化1户,三级标准化24户;加油站三级标准化238户,烟花爆竹批发二级标准化企业3户。工贸领域取得标准化生产企业330户,其中二级标准化企业6户,三级标准化企业324户。二是实施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检”工程。重点解决过程管理粗放,监管检查碎片化,缺少系统评价等问题。编制《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检手册》,围绕企业主要负责人7项法定职责,确定评分点165个。已组织各类重点生产经营单位120家完成自评。综合统计分析后,将在全市生产经营单位铺开,监督指导企业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倒查评价属地和行业部门监管质效。
建议4:加大对标检查及隐患整改。在前期调查摸底、调研学习、专家座谈、方案论证的基础上,管控排查出的高危企业,进行加大力度的隐患整改工作。对各行业领域全面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相应出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指导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整治范围、主要内容等,切实落实到企业负责人心里。同时邀请专家重点围绕整治检查的内容和隐患整改的要求进行辅导,同步加大后期隐患整改落实工作检查。
落实情况:市安委办为加强全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工作,制定《阜新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检查责任制(试行)》文件,实时研判安全形势,定期向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呈送提示函。组织编制《核验计划》,设计《进展调度表》等核验表单,整理各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标准291条,清单化、模板化、档案化深化重大隐患排查。对65个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防范管控重点风险。派出5批32人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下沉核验,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力的7名公职人员实施倒查追责,压实属地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印发《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进展情况通报》5期、发出提示函18份,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督办,加大省安委会综合督查组发现问题隐患的整改力度。整改省综合督导组前两轮驻阜督导反馈的283项问题,推动整改264项,整改率达93.29%。延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目前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573项,整改567项。
为持续排查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市安委办制定了《阜新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方案(2024-2026年)》,开展8项攻坚行动:一是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二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能力提升行动。三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四是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五是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六是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七是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八是开展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针对“八大行动”累计细化50项具体举措,并坚持可量化、可考核原则,制定序时进度表,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
建议5: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一是要加强日常监管。拓展监管形式,通过计划内检查、明察暗访、专委会督查、夜查等形式,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落实情况作为安全监管执法重点依据,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二是突出执法重点。实施重点监管监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落实情况:2023年全市通过“互联网+执法”系统共开展执法检查1197户次,共实施行政处罚82次,罚款金额共计165.12万元。今年以来,市安委办与市级执法队一体化办公,制度化、常态化运用提示提醒、约谈通报、交办督办、核验评估、督查考核、责任倒查等方式,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地。两会期间,对孚隆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警示约谈。对大润发细河店、地下时尚金街问题整改情况现场复核,督促落实6项复核意见。对久杰燃气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核验,要求对5项问题重新整改。进驻彰武县对“1·09”燃气爆燃事故整改开展专项执法核验。聚焦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实施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宣传专项核验,检查住宅小区88个;聚焦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开展执法核验,核验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广告牌遮挡逃生通道等问题162项,印发通报5期,点名道姓指出问题。
建议6:加强主体责任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拓展宣传渠道。在用好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贯的同时,注重利用新兴媒体和网络对如何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推送和宣传。通过新颖、实用的宣传内容和一系列的互动活动短时间就吸引了大量从业人员的关注。二是要丰富宣传的形式。通过主体责任进区、进企业、进商会宣讲、专题文艺演出、有奖知识竞猜、主题征文、事故警示教育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宣传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关法律法规,在社会和企业内形成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落实情况:发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引导公众自我防范意识提升。组织各级各部门6321人次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在阜新电视台综合频道和阜新日报设置“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专栏,明确宣传日程,重点宣传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情况、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开展情况、宣传教育活动情况等,全市8个县区,18家市直部门参与报道,累计播放时长80余分钟。参与“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2743人,答题12301人次;参加线上“逃生演练训练营”活动发布视频46个;鼓励学校师生阅读安全应急科普读本7005人次;号召家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3211场,参与7771人次;动员乡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504场,参与957人次;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416场,参与2075人次;组织企业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729人次。
二、下步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7”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还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的首战之年,做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安全文化缺失、过程管理粗放、隐患治理不深入、研究能力不足、应急能力滞后、激励政策乏力等深层次问题,持续在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检”工程。编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检手册》,设计建检项目12项、总分100分,以生产经营单位应履行的法定职责为主项,划分基础管理重点建检分项,细化核验方式和扣分标准,按照分值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执法。指导监督全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
二是实施“百师千企万家”安全文化宣讲工程。确定宣讲课题9类31个,从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筛选悟性好、学习能力强、有责任心、具有一定沟通表达能力,年龄在40岁以下的约100名干部职工及志愿者任安全文化宣讲员,组建“百师”宣讲团,面向重点企业1千户、社会公众1万家左右,综合运用授课、快闪、短视频等形式,开展文化宣讲,厚植安全理念,培养安全自觉,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是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建设。落实国家出台的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规范、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规范和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标准。探索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定级制度,各行业领域积极推动、引导各类企业(单位)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建设,大力选树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杆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奖励和在减少检查频次、复产验收优先、优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四是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一件事”由牵头部门组织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链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通过组织多渠道宣贯,推动行业领域监管(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深入学习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规范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流程,提升排查整改质量;持续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存量,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完善行业领域专家、企业退休技安人员以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支撑保障力度,提高排查整治的专业性。
五是实施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举报和报告身边突出事故隐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着力强化安全监管(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着力消除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执法等方式,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精准执法,2024年底前,集中挂牌、公布、曝光、处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对“零处罚”“只检查不处罚”等执法“宽松软虚”的县区和部门进行约谈通报。
六是实施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通过分期分批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逐步实现各行业领域教育培训全覆盖,全面提升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落实国务院安委会“中央党校主课堂+各地区分课堂”培训机制,组织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员参加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各县(区)及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结合实际,以危化品、学校、民爆物品、养老院、福利院、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体育场馆、粮食和物资储备、水利、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重点,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列明主要负责人培训名录、制定培训计划,自主对中央党校未覆盖到的有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全覆盖”安全教育培训。
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3月26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山中街20号 邮编:123000 Email:fxyjglj@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83号
辽ICP备202100027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7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3889800 网站举报邮箱:fxyjglj@163.com